常州工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1-08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使命,坚持立足常州、融入产业、服务地方。学校围绕“在服务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在贡献常州中提升能力”办学方略,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系列文件,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自199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16年获批“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现有学历留学生214名,主要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工作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去”,积极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培养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把握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引导留学生专业选择

常州经济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制造业发达,但城市国际化程度与上海、苏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比于技术人员,“走出去”企业更多的是缺乏国际化业务运营人员的支持。如常州明全机械有限公司是新北区一家中小规模的机械加工企业,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市场等中亚国家,因此企业需要招聘既懂俄语又熟悉国际贸易的业务员。江苏高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开发品牌汽车全系外饰个性化升级改装产品,并提供整车升级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商,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计划在俄罗斯建设海外仓,因此希望从留学生中招募汉语水平较好、熟悉跨境物流的俄罗斯籍学生作为公司海外仓建设的储备人才。江苏玉玲珑珠宝科技有限公司是获得俄罗斯官方授权的琥珀贸易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俄罗斯琥珀配额销售与和田玉全产业链经营,俄罗斯每年琥珀产量的90%由玉玲珑公司进行配额销售。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与俄罗斯供应商的往来愈加频繁,需要大量熟练俄语和汉语的人员,在担任翻译的同时承担起公司业务协调员的角色。

根据企业反映的用人需求,国际交流学院在留学生专业确认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倾斜,逐步推动留学生从“想学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的无序状态逐渐向“走出去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我学什么专业”的有序状态过渡,切实提高留学生所学专业与常州“走出去”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契合度,目前2020级留学生中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6%。

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切实解决企业当下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后,国际交流学院谋划将留学生专业实习、暑期实习、课内实践等环节与满足企业短期人才需求相结合。为此,学院通过常州市电子商务企业群、外贸企业群、百千万经理人培训群等相关QQ群、微信群以及各种招聘会渠道向在常450多家企业发送《常州工学院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征集函》。经过近三个月的沟通交流和遴选,2019年12月17日,常州工学院来华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签约和授牌仪式隆重举行。现场14家企业代表先后上台与国际交流学院签订了《常州工学院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协议》。

签约授牌仪式结束后,国际交流学院安排了校企实习双选会,留学生与14家企业代表面对面洽谈实习意向,现场气氛热烈,实习双选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30多名留学生与企业达成了实习意向协定。

image.png

虽然受疫情冲击,留学生入企实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有部分留在国内的留学生参与到了企业的实习实践中。如就读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Miras Kuat同学,被常州诗唯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聘为产品主播,负责企业产品的国际化推广,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其抖音公众号就赢得了13.5万的粉丝,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Miras Kuat同学还通过其父亲的关系协助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与中亚地区相关企业的业务往来,为企业扩大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同样就读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Viktoriya Artyuchshenko同学选择在常州世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习,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利用俄语和汉语优势协助企业进行中亚地区的产品推广,这有效的弥补了企业在这方面人才的缺失。还有部分留学生虽然不能返回中国,也在境外以各种形式协助企业完成相关工作,如来自哈萨克斯坦的Shyryn Rakhymgazy同学,在前期校企实习双选会中与常州市春晖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达成了实习意向,该企业主营业务为学校图书管理软件,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走出去”的意愿愈加强烈,但企业缺乏对国外特别是中亚地区市场信息的了解,不敢贸然投资,疫情期间,该生利用在境外的时间,通过网络检索和电话咨询的方式对哈萨克斯坦相关行业和客户进行初步调查,向企业提交了调研报告,为企业国际化决策提供了参考。

image.png

三、多方拓展信息渠道,支持留学生海外中企就业

为帮助留学生回国后能进入当地中资企业工作,更好的发挥来华留学优势,国际交流学院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江苏省“走出去”企业外国留学生招聘会、中国(江苏)中东欧经贸合作论坛、常州高新区文化创意专场招聘会等;学校领导率队赴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次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就联合进行留学生培养进行洽谈。此外,学校利用省教育厅的“人才地图”,挖掘资源,推进留学生就业与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招聘间的对接,为留学生回国就业搭建平台。

image.png

四、紧随企业“走出去”步伐,调整留学生招生国别

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常州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2019年下半年,国际交流学院主动出击,先后走访了常州市商务局、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常州市贸促会、常州大华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常州诗唯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二十余家,在推介我校留学生培养情况的同时,调研企业用人需求。调研中,学院发现虽然目前常州企业在中亚地区有一定投资需求,但常州市大部分海外投资企业的投资目的地集中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学院目前在校留学生生源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为更好的满足地方企业对特定国家国际化人才的需求,2020年起,学院决定逐步调整招生国别,通过当地投资企业、驻华领事馆以及华商会等资源积极争取在东南亚国家的招生,以更好的满足常州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 

常州工学院紧密结合常州“走出去”企业实际,从招生国别、专业选择、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海外就业等多个环节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特别是有海外投资意向和用人意向的企业联系,利用好留学生自身语言优势、文化优势和与国内的联系为常州企业的海外发展牵线搭桥,助推常州企业“走出去”。